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終身學習 -內外兼修 終身學習 -內外兼修 壹、 前言 在這一切講求速度的時代因緣背景下,終身學習,是近年社會的熱門話題。其實,自入道門以來,我們即從「學」最根本的中心點:「禮」(理)著手,不依賴人情、不依賴天機、顯化,一切皆以真理為依歸,以真理為學習的主旨,內外兼修,切合著時代,一直在推動「終身學習」這項工作。 「學」是很有生命力、很新鮮、很美好的事,「學」使我們與生俱來的求知慾獲得了滿足;但在這知識爆炸、快速變化、網際網路普通化的時代環境裡,我們該從何「學」起呢? 現今的社會,好比是熱力學第二定律,中所提到的情況:在一封閉的環境中,如果分子的運動越來越大、亂度越來越高的話,它的熇質也將會越來越大。 在企業經濟掛帥的社會趨勢裡,組織層面的成長,已由線性變成有機性,管理層面的成長,已由可測性、可控性,變成非預期性;組織設計層面的成長,已由預定性變成隨時可訂正、可修正的浮現性,組織經營層面的成長,也以創新為主的核心知識替代了原先以應用為主的核心知識。 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、充實自己,才能具備反應、預測、執行的能力,也才能適應這變化越來越快、充滿不確定感的社會型態。專業、專才不再只是未來社會所唯一注重的,通識、通才,能有整體性的眼光、能做通盤規畫考量的人,將是未來社會、二十一世紀的頂尖人物。 自I.Q.(智商)到E.Q.(情緒智商),到最近提起的M.Q.(道德智商),以及最新提到的B.Q.(直覺智商),感謝天恩師德,互古以來,一貫弟子始終強調、重視終身學習的涵養功夫。我們何其幸運,躬逢這大變動的時代,入道、向學,與整個社會趨勢同步而行,為共同目標而努力。 老前人、前人輩在臺灣六十多年來的開荒播種,我們需要更大的耐心、更謙和的虛 膠原蛋白心,始能傳承、擔當、負起這大時代所賦予的使命。但是,在修辦過程的個個細節,執行道務時的點點滴滴,我們是否能和平、和悅、樂意的一一完成我們的使命呢?而我們所談的終身學習、內外兼修,其理念是否合於現代?其作法是否合於目前? 這是自由民主的時代,這是注重隱私、人權,講求個人意志的時代,所以,我們將這些疑問留待各位思考,對今天所拋出的各個點,全盤地貫串,冷靜地思考。因為,今天是不談道理的專題,我們來談談我們的實際狀況,一點一滴地,談談大環境的洪流,最要緊的,談談我們自己。 貳、 心性起修  由內而外 一、內聖功夫: 人,是活的。有眼睛、有耳朵、有嘴巴、會思想。天下原本無事,這庸人-自我意識強烈的人,卻將自己攪亂了、搞砸了。現代的人,自己常常都無法管理約束自己,就更別說要別人來降服我們。俗語說:「老闆易做,新爐(伙計〉難請。』的意思就是如此。 所以,我們內外兼修的關鍵點,也就是修道的基本元素,就在於心性的培養,要自內談起,自心談起,自我們心的主宰談起。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,只要能自「內」將自己掌握得好,如此由內而外,便能一氣呵成,有很自然的搭配,現在的E.Q..(情緒智商)所談的也是這個理念。 內聖的功夫,首要即是「內省」。 我們應時時,自省自問: 1、我是不是會對他人亂發脾氣? 2、我平時會不會莫名其妙的鬧情緒? 3、我對工作服務有熱力、有發心嗎? 4、我隨喜、隨眾、隨緣嗎? 5、在日常生活中,我能常存道念嗎? 6、我接辦工作有沒有責任感?有沒有只是敷衍了事、打馬虎眼? 其次,我們要談的點,是我們修辦容易有的惰性習氣,是否要做四等辦事員、 借貸四等幹部: 1、等有人聯絡時,我們才接辦工作。 2、等有時間、閒暇時,我們才接辦工作。 3、等受到肯定時,我們才會持續接辦工作。 4、等自己心情歡喜高興時,才要接辦工作。 再其次要掌握、注意的點,是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們是否能耐得住性子,時時保持平和的心,不會心浮氣躁。現時學習的文化,是速食的文化、是快速的文化,好比那電視遙控器,整晚的轉台換台,迅速而廣泛,表面看來似乎學習了相當多的知識學問,但若再細細思量回味,卻不知學習的核心點,及其深沈的內涵在那裡。 這樣雜亂、膚淺、講求速度、將學習量化的學習心態,使我們的學習猶如太空漫步一般,無法一步一腳印,無法堅實穩固。以前雕刻師傅、裝演師傅的養成,大都需要三年四個月,在這三年四個月當中,或許有三年兩個月的阻釀期-燒水、掃地、搬運…等,打雜的工作,真正的實際技藝,是在經過這段沈潛的學習過程後才傳授,是要在能沈得住氣、耐得住性子之後才傳授。唯有如此,才能蓄積學習知識智慧的紮實基底,也才能蘊藏無限可能的學習爆發力。 所以,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知識的填塞灌輸,不在於學習量的多少,學習的重點是在於內心的降服,在於培養沈得住、耐得住、吃得下苦的高尚毅力,在於是否能孕育出宏遠輝煌的志向。 那是一種沈潛的功夫,直覺的智慧醞釀,也正因如此,或許極短時間的專業技藝指導,便足資他行走天下,成為該門的專業師傅。 二、修學進階: 我們修學的過程也是如此。修道,沒有特殊的訣竅,也絕對沒有迎合時代的投機性、速成性的帝王法則;修道也是必須一步一步,紮紮實實,按部就班才能成就的功夫。 修學的過程可比擬成以下四個進階: 第一階段:錄音機、棋子 酒店工作。 修學前十年、二十年,以虛心見聞、內醞為主;恰如一台錄音機或一顆棋子,放置在那裡,便吸收在那裡。是屬於靜觀的學習階段。 第二階段:喇叭、筆。 將前段所見學的心得感想體驗,嘗試以講道、講學的方式學習,猶如喇叭般地大聲放送;或是嘗試以筆代言,文以載道,記述親身感受。是屬於動態的學習階段。 第三階段:車子、飛機。 如此或再約十年、二十年,修學達臻成熟,可大展宏志、可周遊列國、可到天下佈道,可為小乘、可為大乘,像載客數百人的七四七飛機,廣載天下同胞兄弟姊妹,普傳道的福音。 第四階段:冷板凳、蒲團。 修學終究要回歸原點,要收斂、收歸回如如不動的本心,像板凳,冷靜安若;像蒲團,不動如如;像老子,消隱山林。 三、共學、共事、共承的修學智慧: 最後,內外兼修還要重視的、根本性的點,是共學、共事、共承的修學智慧。 人與事,隨著大道的普傳、道務的推展而越行繁複。原來,天下事的成就,一定包含四種人的合作:積極推動以行動參與的人、口頭上支持的人、冷眼旁觀置身事外的人,以及潑冷水,扯後腿的人。 於人世之道,我們都應有此等覺悟。此外,我們也不應該排斥其他三種人的歧異,這四種人好比那支柱桌子的四隻腳,少了一邊就不平穩,缺一不可。在座各位,無分彼此,大家都是一貫弟子、都是緊緊相繫的天下蒼生、生命的共同體。 參、 學習歷練 由外而內 匯總以上的點點滴滴,自問心、修學的態度,到共學共事的實際情況瞭解,我們對終身學習、內外兼修的內涵已有大略的概念。 只是,我們要如何才能得心應手、駕輕就熟地突破以上所談到的幾點修學過程的瓶頸呢?我們要如何才能在每個轉念的當頭,不受干擾 591、無動於衷地將眼前的關卡迎刃而解呢? 我們提供以下四點參考: 1、學會認知  活到老,學到老。 在資訊日新月異的環境下,無論是科學的、文學的、藝術的或是文化的層面,只要和現今社會相關的知識常識,我們都要能夠廣泛的去涉獵、去暸解、去涵養。 2、學會做事 .. 事在人為,人和則事成。 人際關係的合作與調和,解決問題的權變能力,不斷地創造與革新,勇於冒險的精神,這些都要納入我們學習做事的修學要項。 3、學會共同生活 尊重表現與沈默遠離。 在多元化的社會當中,我們除了要學習與同好的人相處之外,我們更要學習如何與不同於我們的人相處。如何在尊重的原則下,在眾多意見當中,和大家取得一致的共識,是現代修學者必修的課業。 4、學會發展 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 學習是終身的事,若墨守成規?如何跟上生生不息轉動的時代巨輪?學習是一種能力,若無自主判斷的能力,如何從事開發研究?如何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?如何既不離傳統,又不與現代脫節?學習「如何學習發展」,尤其是現代修學者應具備的重要能力。 肆、 考煉智慧 理事圓融 在談過以上的概念和想法之後,最後要與各位探討的是,有關內修功夫的歷練與涵養的理念,再回到內修這個點上。 終身學習,內外兼修,修習之處究竟該在那裡?什麼是真正值得學習之所在?我們來道場,不是只為了聽課學習,更是為了辦事了愿、行道、成就自己。我們來這一遭,不是為了過時過日,我們是為了過生過死。我們來這一世,不是來比較長短、好壞、美醜,我們是要來學習冷靜思考,如何認命認份,如何安身立命。 這一大事因緣的盛會,我們共學共事共處,我們互相承擔、互相完成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。 酒店工作我們應該可以毫不保留的互相暢談溝通,點撥出你我的弱點在那裡、易脆的環節在那裡、無知無明的領域在那裡、以及我們置乏的所在又是在那裡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得以突破修辦的盲點,才不致被表面的令色巧言所蒙蔽礙障。 所以,以下我們要談的可能是比較令人重聽逆耳的,一切全憑各位自由採取,由各位細思寸量。 1、我們是學道而非學教。 學道,是直覺的、是智慧的,正如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而所謂學教,是邏輯的、可推衍的、可思維的,是如《金剛經》所說的,有所住而生其心。 道,原是無組織、無階級、無高低、無好壞、無形無相的;但是,在現實情況裡,在現時道場運用的企業經營管理想法的情況下,也存在難以避免的名相、位階、順序性,即所謂的企業組織架構。 我們一直都被這樣的一套理念所薰習,我們也都不經意的將這套組織理念帶入修辦當中,也因此離道越遠而不自知。例如,初入道場時,新道親精進賣力的初發道心,卻誤用為爭取進階機會的業績競賽。又如,長江後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換舊人,操辦道務的交替移接,使得尚未認清自己修學定位的資深道親,因此而退轉道心,退離道場。 如此理念的誤用偏差,錯把修辦大事當作名相位階的墊腳石,認人而修、認位而修、認利而修,一念之差,即已落入「教」的修持,這實在是我們學習過程當中的一大損失。有云: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道場絕非以名相位階來提拔培養人才,我們要認清自己是學道還是學教,無論在道場或是在任何地方,我們都是很單純的、很直接的,對天、對道、對自己。我們來,是為了了自己的愿,來實現自己的,所以毋需讚揚、毋需肯定、毋需回報,一切明明白白,了然於心。 2、道真竅不真,修道枉勞身。 道真竅也真,但我們卻常因為一 酒店打工個人、一句話、一個臉色或是一個態度就不開竅了。佛家修學的進階,由聲聞乘開始是有其深意的。耳所聽,眼所看;不順耳,不順眼。三言兩語,態度氣氛,即斷了慧命、斷了辦事的衝勁,枉我們的一點修為,都付之東流,前功盡棄。 「聖」這個字,上為耳、口,下為壬,其含意即是告訴我們所聽、所聞、所言,讓它如壬癸水一般,任它去吧! 「在在是菩提場,物物是正法眼,事事是菩提行,步步是伽那定。』萬相,皆是緣起緣滅,不必太計較認真。我們要有能耐轉一切境,不為一切境轉;要能使十二時,不為十二時使。 此心此生,對良心、對天理,老神安穩在哉之,何懼諸多聲聞來磨練;學習不動如泰山於這些修學機會的當下,才不致冤枉此生此身的修學向道。慎乎!慎乎! 3、道是考重考,無考那有果。 老前人說:「道是考成的,不是修成的。」考、重考、重重考,是為了磨練再磨練,精純再精純,結晶再結晶。醫師、律師、廚師、駕駛證照,哪一個不需要考?將來或許連傳道都需要宗教司的核可。老師考問學生的目的何在?不用功向學,無心做學問的學生,老師會時常檢測、考問他嗎? 考是中性的,沒有好壞、美醜或是惡劣與否;考,不是要考倒、阻斷我們的修學道途,考,是用心良苦。所以,我們應對「考」有正確的認識,遇到考驗,要感恩、感謝、愛惜這測試自己的機會、這激勵衝刺向學心的機會、這自我提昇的機會,不要再有排斥、逃避的心理;因為,如果心存一點怨拒,那麼,修道就實在太辛苦了,修道是要能化阻力為助力的。飛機,是要逆風、迎風才能上昇下降地飛翔;魚,是要逆游才能長大。 順境是要造就我們,逆境也是要造就我們,造就我們無論順逆,都能通暢無礙的完成交辦。再說,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…考,也都是事出有因。倒會、股票被套牢、病 酒店經紀痛折磨,財考、病考、顛倒考,所有考驗皆有其因由。投資原本就有一定的風險,這是在投資前就要有的心理準備;未重視均衡飲食,未定食定量,又運動不足,始終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,又怎能怨怪病痛的折磨;平時未善護己心,時時抱守,毀譽風吹,心魔便相應而生,萬般皆由心造作,又何怪上天如此試練! 唯一有資格列為考的,是大陸前輩、前賢們,為了傳道、普渡眾生而頂劫、犧牲身家性命,而其他所謂的考,一切實為自己招致啊! 4、自己管不到,還拿他事來鬥。 這「鬥」字,有聚集的意思,也有鬥爭的意思。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我們要明白,我們這顆心, 才是天下的亂源。好比那酵母,如果是優良的酵母,無論到那裡都能有良好的發酵。我們在見怪他人之前,有沒有先反問自己,先管好自己呢? 道場就是理天,修辦是最神聖、最清靜的淨業,那有分什麼你你我我,是是非非,那有如此複雜。後天社會原是花花世界的大染缸,各種習氣都有,這是 無可厚非的,但我們道場的同修,若在共承共辦上天之事時,仍帶進社會的薰習,擾亂原本清靜的道場,那就實在是太冤枉了! 忍一時,煩惱自然拋;耐不住一時,所有事情都糟糕。我們如果能時時找自己的不是,找他人的是;在見怪他人之前,先反思反問自己,那天下多爽快!. 5、全盤接受,想當然爾。 子曰: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餘不足觀也已!」(論語泰伯第八)學習要虛心,要低心下氣,試問如何能再增添滿杯之水?請看我們的手指,大拇指肥肥胖胖的,最矮、最短、最低、站邊邊,也正因如此,所以他能容折其他四指。「我」如不擺最低姿態,如不先降服自己,要如何學呢?「我相」的臣服是修學最大的功夫。 全盤接受,想當然爾。似乎是不符合現在民主時代,太過專制權威的學習方式。而中華民國爆破隊隊員的養成,就是如此的?網路行銷葙L程。爆破隊隊員最後一周的試練,是毫不尊重、極不人道的非人考驗。首先是仆爬得傷痕累累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體能考驗,接下來,是讓你吃得快又不飽、睡也不安穩;我想,在墓窟任誰也無法睡得安穩自在。然而,在經過了一周的重重艱難,最後,還要忍受長官尖酸刻薄、冷嘲熱諷、極端詆毀的謾罵羞辱。這樣的培訓過程,表面是折磨,甚至可說是虐待,實則可藉此培養其心性之忠貞挺拔,鍛鍊其驚人的堅強意志;若不如此,他們將如何能完成交付的艱鉅使命? 歷史上偉大人物的造就,都必須經過如此的當頭棒喝,才能結晶、成就。當下或許想不通、看不破,但若不經過這一番洗禮,慧命將何等的脆弱,不堪一擊,道業又怎能精進?又如何來談終身學習?乾道學長當兵常有這種經驗,全身儀容打點好要放假了,卻被攔在營門前,為什麼?因為「一個革命軍人,不可以只重表面功夫,皮鞋只擦表面,而鞋底卻忽略帶過。」因而不能放假,有道理嗎?服從,服從;全盤接受,想當然爾。 「我」是如此強壯,「我」是如此強大,你也一個「我」,我也一個「我」,事情如何圓滿?只要大家都「無我」,任何事都可完成。 所以,我們要從廣泛性的層面來思索「我」,思索「全盤接受」。道場究竟值不值得我們安身,究竟值不值得我們待,就要靠各位冷靜思索思索,自己修學的原點、重點究竟在那裡。實則,道場不因一個人多,不因一萬人少,真正損失的是我們修學者,損失的是在大環境中好好磨練自己的機會。 6、把握真心,向道對天。 天主教的修女,在誓願以一生奉獻主之前,都要先穿上白紗禮服,於精神意志上先與主耶穌結婚。然後換上修女服,再依其才幹、志趣,立定終身學習的點,以醫學、教義研究或是文化教育,來服務耶穌、奉獻耶穌;以一生的成就,來侍奉上帝、榮耀上帝。 各位也都擁有多項才華與幹才,若能找到終身學?seo萿甄I,無旁騖之心,無複雜之心,單純專一地,掌握自己最優良的細胞來完成自己,把握真心,向道對天,相信自己也可以一生的努力明鑑天地。 我們在學習中增加力量,在參與中奉獻身心,在整合中集體創作,在認同中,自我享有。 伍、結語 終身學習,所學何物?內外兼修,所修何物?我們要學習那不息不滅的生機,參與那無為無私的奉獻,合仝那千百億同根同源的兄弟姊妹,找回那認命認份勇於承擔的自己。 所謂修行,即是在每個過程的當下,去生活、去體驗、去實踐,不背負從前,不企盼未來,只是品嚐現在。我們要學的、要修的、要問的,一切自內、自心開始。 我們來不是為了享受,是為了承受; 我們來不是為了理想,是為了兌現; 我們來不是為了目的,是為了每一過程。 有云:「心中有道,眼中有仁,口中有慈,動中有照。」修學道上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;明明白白,一份真心,向道對天。最後,我們以佛規十五條(註一),內四德外四行(註二),做為我們終身學習,內外兼修遵循的原則。 *註一: 佛規十五條: 一、尊敬仙佛。 二、遵前提後。 三、齊莊中正。 四、循規蹈矩。 五、責任負起。 六、重聖輕凡。 七、謙恭和藹。 八、勿棄聖訓。 九、莫著形象。 十、手續必清。 十一、出告反面。 十二、不亂系統。 十三、愛惜公物。 十四、活潑應世。 十五、謹言慎行 *註二: 內四德 隻字必惜貴之根也 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片言必謹福之基也 微命必護壽之本也 外四行 行欲徐而穩 坐欲端而正 立欲定而恭 聲欲低而和 (潘風明點傳師)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租房子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73tijn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